2013年
(1)2013年4月20日,景山學校遠洋分校43位優秀教師作為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的特別志愿者,前往河北省懷來縣,與當地36所小學的203位教師代表進行了教育教學方面的交流。
(2)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遠洋集團和全體員工在震后第一時間捐款2,500,000元,為雅安市天全縣新場鄉井崗小學援建教學樓。
(3)2013年5月,第四屆“生態家庭種植大賽”在朝陽區超過20個街道的213個社區中開展,約13000戶居民參與,共發放蔬菜苗約32000株。
(4)2013年6月8日—9日,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工作人員前往四川雅安地震災區,為當地受災學校師生送去了問候,并為基金會即將在當地參與開展的重建項目進行了前期考察。
(5)2013年8月4日,“攜手遠洋,穿越內蒙古公益之旅”愛心捐贈活動在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山神廟小學成功舉辦,本次公益之旅共有23名愛心大使前往山神廟小學,為學校32名師生提供幫助。
(6)2013年8月6日,由北京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和北京師范大學合作舉辦的“園丁獎”校長培訓圓滿落幕,本次活動共為北京地區21所打工子弟學校的29位校長進行了系統培訓。。
(7)2013年9月12日,由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出資設立的“遠洋之帆羌族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在北川羌族自治縣民族中學正式落成,主要通過羌語合唱團、羌族繪畫、羌族刺繡及輔導教師資助這四個項目的開展,鼓勵學校師生在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之外,以“第二課堂”的形式,積極參與到羌族傳統文化的學習中來,以推動學生素質教育的發展。
(8)2013年9月26日,由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發起,遠洋集團、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責任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首屆遠洋“創新與教育論壇”在長春成功舉辦。來自教育部、遠洋地產、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萬和校區、北京芳草地國際小學以及吉林省第二實驗遠洋學校的領導參與了活動。
(9)2013年11月26日—29日,第二屆遠洋“社區環保公益獎”頒獎典禮在杭州隆重舉辦,來自12個?。ㄖ陛犑校┑男讨行募矮@獎社區的超過100位代表參會,就社區環保工作進行了分享和交流。本次活動共有來自12個?。ㄖ陛犑校┑男讨行姆e極推薦了33個城市的84個社區參與評比。
(10)2013年12月7日,由遠洋集團、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主辦的遠洋“探海者”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頒獎典禮暨遠洋之帆“中國鄉村教育與社會責任論壇”在北京師范大學隆重舉行。共有全國46所高校的490個團隊申報,共評選出133個校級優秀獎和23個全國優秀獎,發放獎金224000元。
2014年
(1)2014年1月1日,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志愿者許巍踏上了前往貴州山區的路途,迎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她長途跋涉遠赴貴州,看望接受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關愛基金”資助的心臟病患兒黃正寶,為孩子及其家人送去了新春祝福。
(2)2014年1月22日,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及遠洋集團志愿者團隊,共赴四川省雅安市天全縣新場鄉井崗小學進行首次考察和現場踏堪。
(3)2014年5月11日,“亞奧萬和四季杯”慈善足球邀請賽第三輪比賽在朝陽體育中心索福德體育場進行,由遠洋地產員工組成的參賽隊伍冒雨完成了2場比賽,并獲得全勝的好成績。
(4)2014年8月9日—12日,由遠洋集團與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聯袂打造的“手拉手?看世界”北川音樂夏令營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成功舉辦。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的12名師生,同北川羌族民族中學的師生進行了面對面的音樂交流。
(5)2014年9月21日,由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聯合遠洋集團、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共同主辦的“教育,面向未來”第二屆遠洋“創新與教育論壇”在大連遠洋鉆石灣項目成功舉辦。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袁振國教授,大連甘井子區教育局趙剛副局長,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田東華書記,北京師范大學張燕教授,德國錫根大學北京代表處韓丁主任,全國優秀班主任、江蘇省南京市蘇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張藍兮老師、張銘誠老師,遠洋地產有限公司王福順副總裁,遠洋地產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段濤秘書長等嘉賓出席。
(6)2014年12月9日,由遠洋集團與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聯袂打造的“愛唱響·感恩音樂季”北京音樂之旅正式啟程,來自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著曉鄉中心宿校、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民族中學、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中學、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芳草地遠洋萬和城小學、芳草地遠洋小學的多名師生參與。
(7)2014年12月12日,由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和遠洋集團聯袂打造的“手拉手?看世界-2014愛唱響遠洋感恩音樂會”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盛大舉辦。受遠洋之帆資助的羌族、藏族、哈薩克族三所山區學校學生,北京三所遠洋學校學生,大學生音樂團體和眾明星一起參與了演出。
(8)2014年12月12日,遠洋“探海者”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頒獎頒獎典禮落幕,2014年大學生實踐獎共吸引來自全國25座城市46所高校的367個項目申報。覆蓋全國31個省320多個區、縣。
(9)2014年12月,北京八角北路社區改造竣工,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段濤與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美國環保協會及石景山八角街道的領導及專家對社區改造成果進行了驗收。
2015年
(1)2015年9月2日-4日,“愛唱響”音樂夏令營在內蒙古赤峰市存金溝鄉格日勒圖蒙古族學校舉辦,來自遠洋地產的13名志愿者、芳草地遠洋小學的6名師生、內蒙古籍知名歌手呼斯楞、6家媒體及攝制組一行48人現場參與。
(2)2015年10月18日,“愛唱響”公益快閃活動在遠洋未來廣場舉行。連續四場的快閃表演讓這個北四環的商場熱度爆棚。此次活動旨在為11月24日-27日5支鄉村孩子的“北京音樂之旅”籌集路費及擴大活動影響力。
(3)2015年11月24日-27日,“愛唱響”音樂之旅在北京舉行,來自有“小伙伴成長計劃”資助學校的53名師生,與來自清華附小、景山遠洋學校 、芳草地遠洋學校、芳草地萬和小學和芳草地世紀小學的師生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
(4)2015年11月27日,“愛唱響”感恩音樂會國家圖書館音樂廳隆重舉行。來自小伙伴成長計劃青海、新疆、湖南、內蒙古和四川學校的師生,與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芳草地國際學校遠洋小學、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芳草地國際學校萬和城實驗小學、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中國傳媒大學的學子同臺,展現音樂才華、交流民族文化。
(5)2015年11月27日,遠洋“探海者”第七屆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頒獎典禮落幕,2015年大學生實踐獎共有來自全國34個城市、59所高校的447個項目申報。完成120支大學生團隊開展愛唱響支教,督促團隊提交視頻,在優酷、土豆、愛奇藝網站傳播,近8,000名大學生和受援地學生傾情演繹愛唱響。
2016年
(1)2016年5月27日、8月10日,由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遠洋健康海醫匯共同組織的近30位志愿者團隊,來到河北赤城,探望慰問抗戰老兵。來自海醫匯的醫生志愿者為老兵進行現場義診,提供了免費的藥物。志愿者團隊為35位老兵送來了多類物資。
(2)2016年6月8日,“綠足跡”環保公益行動在遠洋國際中心舉辦,共計約600人參與,累計垂直行走12,308米,通過此次活動,可以減少93.468千克的二氧化碳和25.5千克的碳排放量活動在達成環保目標的同時,向公眾宣傳了WELL健康建筑理念。
(3)2016年7月12日,“頤和之家”揭牌儀式在雙橋椿萱茂啟動,啟動儀式上進行了“社區養老與健康生活”主題沙龍、現場義診等活動。
(4)2016年7月22日“青春愛唱響”暑期實踐貴州行在貴州省望謨縣石屯鎮邊界小學成功舉辦,共有35名志愿者參與其中。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為現場為20名貧困學生捐贈了助學金共計6,000元,并為學校捐贈了籃球、足球、基金會筆記本等物品。。
(5)2016年10月22日,“青春愛唱響”音樂嘉年華在遠洋未來廣場舉行,來自全國50所高校中的代表,與北京小學的代表、血友之家“紅蘋果藝術團”的孩子們,以及“愛唱響公益大使”孫伯倫、呼斯楞等,一同為現場的數百位觀眾,以及未來廣場的顧客帶來了精彩的演出。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副部長李驥和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遠洋集團副總裁李建波作為嘉賓參與現場活動。
(6)2016年11月19日,“小公民”全國最佳案例展示交流活動在廣州遠洋天驕舉行,共邀請11個全國最佳案例參加現場展示活動,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首席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盧勤,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 、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輔導員專業委員會主任、原輔導員雜志社總編兼社長柯英,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團市委巡視員、上海市總輔導員趙國強,廣州市少年宮副主任、廣州市少先隊總輔導員張海波等嘉賓出席。
2016年小公民”活動覆蓋全國19所城市,共計60個社區、114所學校參與,活動共收到申報項目900個,線上點贊量達44萬。
(7)2016年10月22日,遠洋“探海者”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獎頒獎典禮舉行,2016年“青春愛唱響”吸引全國63所高校申報,確定支持35座城市的50所高校,完成“支持40-50所大學開展藝術支教”的目標。2016年在暑期已完成超過100場“青春愛唱響”文藝演出。2016年大學生實踐足跡包括新疆、西藏等地區,遍及全國28個省級行政單位。
2017年
(1)2017年4月21日,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攜手海醫匯和赤城愛心聯盟志愿者,再次踏上探訪老兵的路程,此次探訪共為25位老兵送去了日常物資及常用藥品,海醫匯團隊為老兵做了健康體檢。
(2)2017年7月16日-22日,“愛唱響”夢想戲劇夏令營在北京振華學校舉行。7月22日,夏令營閉幕儀式在北京振華學校禮堂舉辦,閉幕式中,小天使們為所有的家長和老師打造了精彩的表演。
(3)2017年9月9日,遠洋之帆“當9年邂逅99公益日”活動在遠洋未來廣場舉辦,9位“小戰士”及10余位志愿者為老兵項目助力。
2018年
(一)小伙伴成長計劃:
2018 年實現資助 15 所學校 610 人,截止目前資助 60 余所學校,超過 5 萬名學生。
1、 “小伙伴十年溫暖升級”計劃
2018 年,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迎來十周年,十年既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一個時代的開始,為更全面關注貧困學生真實需求,穩步提升資助效果,遠洋之帆以“小伙伴成長計劃”為落腳點,開放公益資源平臺,發動更多企業共同公益,共同實現 “小伙伴成長計劃 ”十年溫暖
升級。截止 12 月底,我們共為 610 名貧困學生提供溫暖藍包套裝,在即將到來的冬日里,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他們的上學路將不再如往日般孤單和寒冷。
2.“愛唱響”民族文化傳承
“愛唱響”系列公益活動于 2014 年首度開展,旨在延續遠洋對精神品質一貫追求的同時,以音樂和藝術為切入點為邊區孩子架起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表達專注于改變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的持續態度和行動。2017 年起,建立“愛唱響”民族文化傳承展演基金,扶持、鼓勵更多民族文化項目傳承和傳播。2018 年共有 3 所學校項目申請,總計 2.4 萬元文化展演基金,并在青海、內蒙古各地實現民族文化展演。
(二)“遠洋探海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
遠洋“探海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在團中央學校部的指導下,面向全國開展,自 2009 年創立以來,支持大學生實踐團隊開展助學支教、藝術實踐、教師培訓、環境保護、養老調研、創業創新等方面的實踐項目,10 年來,實踐獎累計收到來自全國 156 所高校的 2,698 個項目申報,累計資助 143 所學校、951 支團隊、951 個項目,影響 829 萬人,是團中央學校部“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知行促進計劃”核心項目。
(三)“小公民”項目
“小公民”創新公益活動由“園丁獎”項目演化而來,2016 年與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輔導員雜志社》合作正式設立,該活動倡導
全社會關注少年兒童“小公民”責任意識的培養,鼓勵少年兒童以兒童的視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少年兒童用愛心與公益行動去影響成人世界,為社會盡一份“小公民”的力量,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8 年,組織“99 公益日特別行動——小公益傳播官”活動,號召在京愛心學校學生走上街頭主動宣傳公益項目,倡導路人關注、參與公益項目。3 天時間,來自 9 所小學 18 支團隊近千名師生、家長參與活2018 年,項目聚焦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情況,支持 44 支大學生團隊前往少數民族地區開展教育狀況及文化傳承相關調研,收集貧困學生信息,為“小伙伴成長計劃”提供一線資源和幫助對象,倡導更多公益資源關注少數民族教育,提升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自信;開展特別項目,完成所有基金會資助學生回訪工作;組織 10 支大學生團隊開展“愛唱響”藝術演出,以藝術為切入點,為少數民族孩子架起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傳遞公益正能量。最終,活動覆蓋全國 20 個省 50 個城市 50+鄉村學校,700+大學生參與開展并接觸到 32 個少數民族,收集到 500+貧困學生信息,獲得近 1500份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和家庭的生存和學?,F狀的調訪資料;完成 360 名基金會資助學生回訪及 10 余場“愛唱響”藝術實踐。動,引起近 6000 名愛心人士對基金會兩個公益項目的參與和支持。
(四)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
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是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特為對國家和民族做出特殊貢獻的特定老人設立的健康專項計劃。該項目于 2015 年設立,設立之初即聯合海醫匯等醫護資源對河北赤城老兵提供健康支持和關懷,并通過公眾募捐設立專項基金定向支持該項目運行。目前該項目已經連續運行 3 年。2018 年,實現 50 位老兵的定向資助,通過與赤城志愿者聯盟及海醫匯的合作,全年進行 2 次健康探訪和慰問,送去來自廣大愛心人士的捐贈、關懷和問候。
共益成果
(一)企業共益:
在“共益”攜手的倡導下,基金會獲得東方雨虹、3M、瓦里安雷、盈創回收、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宜家東方等企業的大力支
持,在基金會各項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愛心人士共益:
“遠洋益跑”、“99 公益日”募捐等活動獲得了遠洋集團下轄全國25 個城市同期進行公益項目宣傳,各地有超過 12,000 人實際參與,獲得善款 26 萬余元,善款已全部用于“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及“溫暖藍包計劃”。
2019年
(一)小伙伴成長計劃:
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 2008 年成立之初,便設立“小伙伴成長計劃”(原項目名稱“心手相連”助學支持計劃),并參與四川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和支持活動。這也是是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設立的核心項目之一,涵蓋助學金、獎學金、關愛基金、愛唱響和民族文化傳承等子項目?;饡€吸引社會力量為學生們提供助學金、提供廣闊舞臺、為改善其學習和生活狀況做出努力。
2019 年,該計劃共實現資助 16 所學校 690 人。截至目前,基金會累計資助76 余所學校的超過 6 萬名學生,并為 17 所學校提供《十萬個為什么》與《中華上下五千年》書籍,為少數民族貧困學校進行圖書角建設獻出一份愛心,希望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進入城市的機會,了解并掌握民族中華民族文化。
(二)“愛唱響”民族文化傳承公益活動
“愛唱響”系列公益活動于 2014 年首度開展,旨在延續遠洋集團對精神品質一貫追求的同時,以音樂和藝術為切入點為邊區孩子架起通往外面世界的橋梁,表達專注于改變基礎教育發展不均衡的持續態度和行動。2017 年起,基金會建立“愛唱響”民族文化傳承展演基金,扶持、鼓勵更多民族文化項目傳承和傳播。2019 年,共有 2 所學校項目申請 4.3 萬元文化展演基金,并在青海、海南各地實現民族文化展演。
(三)小公民創新公益活動
“小公民”創新公益活動由“園丁獎”項目演化而來,2016 年與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輔導員雜志社》合作正式設立。該活動倡導全社會關注少年兒童“小公民”責任意識的培養,鼓勵少年兒童以兒童的視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少年兒童用愛心與公益行動去影響成人世界,為社會盡一份“小公民”的力量,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9 年,遠洋之帆公益基金會特別設立“小公民微課堂”公益教育項目,鼓勵城市學生將自己所掌握的學識與技能,通過錄制自拍教學視頻,以設立網絡專題視頻庫/U 盤的形式分享給山村孩子,將城市與山村聯結。一方面給予城市孩子展示所學技藝的平臺,展現當代小學生勇于創新、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公益心。另一方面滿足山村孩子對文化多層次的需求,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課程體驗、不同的學習方法、不同的文化差異,幫助孩子打開視野,為未來走向社會打下思想的基礎。小公民“微課堂”項目啟動以來,共征集了 50+個作品,獲得了 126,312 個點贊,孩子們用行動支持了這些優秀的“微課堂”。除此之外,基金會還在暑假舉辦了落地“微課堂”——小公民民族文化夏令營?;饡缭?2629 公里的距離,將北京、香港以及海南黎族的小公民們齊聚一堂,讓孩子們現場展示自己的“微課堂”同時感受大茅遠洋生態村的自然魅力。
今年的 99 公益日,基金會再次組織小公民們積極參加“小小公益傳播官”活動。孩子們各自組隊為公益而戰,在活動期間為“小伙伴秋季助學金”募捐宣傳。小伙伴秋季助學金將為每位貧困的山區孩子提供每學期 500 元的學費或生活費。99 公益日活動的 3 天,小公民們共計 24 支戰隊組隊參與,約 217 人參加了活動并輻射 4179 顆愛心,并最終籌得 23796.34 元善款。
(四)“遠洋探海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
遠洋“探海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于 2009 年創立,是在團中央學校部的指導下,面向全國開展的社會實踐項目,也是團中央學校部“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知行促進計劃”核心項目。該項目主要目的是支持大學生實踐團隊開展助學支教、藝術實踐、教師培訓、環境保護、養老調研、創業創新等方面的實踐項目。2019 年,遠洋“探海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獎(簡稱“實踐獎”)開展“筑·健未來”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支持大學生聚焦“建筑與兒童教育”主題,了解鄉村留守兒童文化教育需求,設計健康、生態、實用的兒童教育建筑,以專業知識和能力,支持鄉村留守兒童教育發展。項目自啟動以來,獲得多方認可,各高校累計提交 42 份作品,開展 6 次項目考察、1 次項目答疑。通過知行計劃系統、高校及大學生傳播矩陣,項目聚焦92 萬+關注,項目影響總人數超過 158 萬。公益項目服務主營業務,打造專業領域生態圈,影響未來建筑人,助力提升遠洋業務發展。賽事獲得頂級高校的認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建筑領域著名高校參與申報,全面提升賽事專業水準及知名度。賽事共收到 18 所高校,40 支團隊申報,最終提交 42 份作品;參賽高校中,“985”、“211” 高校共 15 所,占比 83% ;建筑“老四?!? 所,占比 100%。賽事進行中,有 51 位教授、副教授、碩導等教師鼎力支持,給予各校參賽團隊專業指導。賽事邀請建筑專業、媒體及教育界知名人士參與項目初評評審會及終評評審委員會,并為參賽學生們提供了專業指導和點評,為學生們對于“健康理念”、建筑設計、兒童建筑需求的認知都上升了一個層次。
(五)健康(環保)公益計劃
1、 遠洋建筑健康基金
2019 年,遠洋健康公益內涵再升級,今年首次設立 100 萬元的“遠洋建筑·健康基金”,用以支持重點城市和鄉村開展圍繞建筑健康、環境健康方向的建設。2019 年 3 月,海南分公司向基金會提交方案以申請建筑健康基金,用來進行大茅村自然生態館改造及大茅村生態堆肥試驗。大茅的美麗環境要求平衡建筑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園林垃圾回收利用和污水沉淀池就是具體表現之一。這些生態舉措可用于處理可循環垃圾,有助于發展循環生態建設,以有效地滿足鄉村經濟生態發展的需求。大茅現已構建“自然博物教育”框架,IP 培育“中國自然博物第一村”。相關的健康基金投入方案還在持續升級。建筑健康基金可以促進集團“建筑·健康”理念全面落地,樹立“遠洋健康”
公眾形象,廣泛傳播“建筑·健康”定位及理念。
2、遠洋益跑
遠洋益跑是遠洋健康公益計劃的主要載體,參賽者完成指定公里數后,將由遠洋集團捐出公益金用于公益項目,自 2017 年首屆舉辦以來已獲得諸多城市公司及共益伙伴的支持。2019 年全國共有 13 個城市公司參賽,近 3000 名志愿者積極參與,參賽者每完成指定路程 5km 的益跑,遠洋集團便會為山區孩子捐出 30 元助學金,為“小伙伴成長計劃”資助的學生提供助學金和有聲讀物。遠洋益跑不僅關注志愿者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在比賽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向公眾展示“Build Health”健康理念,最大限度的宣傳了健康生活的理念。
3、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
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是基金會特為對國家和民族做出特殊貢獻的特定老人設立的健康專項計劃。該項目于 2015 年設立,設立之初即聯合海醫匯等醫護資源對河北赤城老兵提供健康支持和關懷,并通過公眾募捐設立專項基金定向支持該項目運行。目前該項目已經連續運行 3 年。2019 年,基金會通過與赤城志愿者聯盟及海醫匯的合作,全年進行 2 次健康探訪和慰問,為 50 余位老兵送去來自廣大愛心人士的捐贈、關懷和問候。由于年紀大了,以及生活窘迫,每年春冬兩季,老兵們都在陸續離開。為能讓老兵們在身后留下更多紀念,讓更多人了解他們堅定的信念、曾經的事跡,在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之際,基金會組織完成了《不要懂的太晚 愛的太遲——中國脊梁健康支持計劃手冊》編寫,記錄走訪老兵們的事跡、話語;完成了《永不褪色的記憶——慶祝新中國》視頻記錄及剪輯,用鏡頭留下他們的音容笑貌,為后世人們留下一段驚心動魄、卻令人敬佩的歷史。
4、老社區新綠色
2019 年,“老社區·新綠色”作為遠洋健康計劃的特色活動在石家莊拉開帷幕,在石家莊各個小區共開展 5 季活動。用綠色行動走進老舊小區,以實際行動改變舊城以煥新顏。用健康生活家的理念,帶給城市更多改變。通過社區涂鴉、垃圾分類知識講座、跳蚤市場、遠洋社區圖書角、家庭整理課堂、落葉堆肥知識等活動,提高老舊小區的生活環境和人文環境,改善居住環境并提升居住者的幸福感,讓每個人都成為健康生活家。